“通过秸秆、煤矸石填埋等方式,可以达到消除侵蚀沟、恢复耕地的目标。治理后的侵蚀沟,沟道被‘抚平’,也便于农机田间作业。”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水利局水土保持与移民安置科科长蕊妮介绍。
2023年发表于《自然》期刊的研究认为,北大西洋的气象干旱(即蒸发量高于降水量)引发了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在2003至2016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基于此进一步预测这一下降趋势在未来将持续加剧,青藏高原的未来水资源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黑土地用上黑科技。“我们建成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一张图’,66.67万条侵蚀沟的位置、类型、面积、沟长等信息在屏上一目了然,还可与遥感影像、其他基础图层叠加开展综合分析,并部署于移动端支撑外业工作。”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处处长赵瑞娟说。
吵吵前先上数据:以2022年GDP数据来看,长江流域前十名城市分别为:上海44652亿元,重庆29129亿元,苏州23958亿元,成都20817亿元,武汉18866亿元,杭州18573亿元,南京16907亿元,无锡14850亿元,长沙13966亿元, ...
一点资讯 on MSN5 小时
地理冷知识——呼伦湖
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达赉诺尔,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历史曾称大泽、俱轮泊、阔连海子、虎图泽、玄寞池、库楞湖等。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地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扎赉诺尔区之间。
青藏高原为环喜马拉雅地区水资源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正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将如何演变是关乎环喜马拉雅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自然》2023年发表的论文作者认为,北大西洋的气象干旱(即蒸发量高于降水量)导致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在2003年至2016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基于此预测这一下降趋势将持续加剧,青藏高原未来的水资源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为环喜马拉雅地区水资源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正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将如何演变已成为关乎环喜马拉雅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