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杰、熊琳、孙蕾、董静格、谢依辰 ...
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灯彩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海捷(右)在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上展示他制作的灯笼。   当日是立春,大批市民游客来到北京地坛公园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感受春天气息。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
2月3日,在北京西单大悦城的首都电影院,观众络绎不绝。   春节期间,多部影片登上大银幕,电影票房再创新高。不少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魅力中品味喜庆团圆的节日氛围。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3日,观众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电影院取电影票。
四时之始,喜随春至。又是一年立春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大自然悄悄奏响了春的序曲,开启四季轮回的崭新篇章。
当日迎来立春节气,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第十八届立春文化节在北京古观象台举行。文化节通过喊春、进城报春、鞭打春牛等表演活动,结合老字号产品展销、非遗体验等多彩互动摊位,让市民在民俗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喜迎春天的到来。
立春节气,一场别开生面的“鞭打春牛”活动于2月3日在北京古观象台举行。据悉,“鞭打春牛”仪式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农耕文明的深深眷恋,也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被誉为国宝“京粹”的铜胎掐丝法琅是中国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因在明代景泰年间达到制作工艺的高峰,又被称为“景泰蓝”。精巧的工艺,精湛的构思,美好的寓意,传递了浓浓的新春祝福,彰显了中华文化之美。让我们一起随新华社记者李冰清走进北京景泰蓝博物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你知道“屠苏”是什么吗?新华社《健康我来说》栏目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冯淬灵,为大家讲解这句诗里的中医预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