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深处,有一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北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就驻守在这里。 寒风料峭,记者踏上登岛的渡船,同行的还有结束休假归队的雷达站一级军士长彭好奎。今年,是他在岛上服役的第29年。“这里10级以上的大风很常见,有时海况恶劣,连续十几天都不通航,今天难得遇上了好天气。”彭好奎说。 汽笛鸣响,渡船抵达小岛码头,官兵热情地向我们挥手。 登岛后,雷达站唐指导员问记者:“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海边的石头?
寒風料峭,記者踏上登島的渡船,同行的還有結束休假歸隊的雷達站一級軍士長彭好奎。今年,是他在島上服役的第29年。“這裡10級以上的大風很常見,有時海況惡劣,連續十幾天都不通航,今天難得遇上了好天氣。”彭好奎說。
办公楼内,键盘敲击声、口令传达声不时传来。走进操纵员训练室,二级军士长叶伟正在给新下连的战士进行课目展示。在他手中,高密度、多批次目标回波被快速标示为“敌、我”航线,展现在显示屏上。
山下,繁華街市被燈火點亮﹔山上,雷達陣地被大霧籠罩。 臨近春節,記者一行驅車前往東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出發時還是陽光明媚,沒一會兒,霧氣就從山谷峭壁涌了上來。車窗外雲霧茫茫,車輛小心翼翼地盤過一個又一個急彎,“騰雲駕霧”將近一個小時,才抵達位於山巔的營盤。 “全年霧天平均260余天,人們形容的‘雨時霧籠山,晴天山戴霧’一點兒也不夸張。”同行的雷達站指導員笑著說,最長的一次,官兵連續98天沒見過太陽 ...
王忠心入伍34年,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全军闻名的“导弹兵王”,带出300多名导弹技术骨干,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参加过1500多次实装操作,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报错一个数据。
王忠心入伍34年,從普通一兵成長為全軍聞名的“導彈兵王”,帶出300多名導彈技術骨干,多次執行重大任務,參加過1500多次實裝操作,從未下錯一個口令、做錯一個動作、報錯一個數據。
隆冬时节,联勤保障部队某输油管线团一场实战化训练进行到关键时刻。指挥帐篷内,油泵监控屏幕突然红灯闪烁,二级上士张策翔立即戴上AR眼镜,操控无人机实施抵近巡查,很快在跨河悬挂管线处锁定漏点。
蛇年新春,伴随着第一抹晨曦染红哨所,新疆博尔塔拉军分区某边防连官兵和护边员、牧民们迎着旭日升起国旗。 仪式结束,该连卓指导员招呼大家,一起来到营区的西北角。 那里,有一座“爱民亭”。亭子中央,矗立着一位战士的雕像——连队原卫生员高继友。 “那年,高继友巡诊归来,感到身体不适。他正准备休息时,一名牧民急匆匆来到连队求助。”卓指导员一边轻抚雕像,一边向大家讲述高继友的故事。当时,这名牧民的孩子持续高烧 ...
隆冬時節,聯勤保障部隊某輸油管線團一場實戰化訓練進行到關鍵時刻。指揮帳篷內,油泵監控屏幕突然紅燈閃爍,二級上士張策翔立即戴上AR眼鏡,操控無人機實施抵近巡查,很快在跨河懸挂管線處鎖定漏點。
“那年,高繼友巡診歸來,感到身體不適。他正准備休息時,一名牧民急匆匆來到連隊求助。”卓指導員一邊輕撫雕像,一邊向大家講述高繼友的故事。當時,這名牧民的孩子持續高燒,腹瀉不止。高繼友了解情況后,立即帶上藥箱趕往牧民家裡,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多。孩子病情穩定后,高繼友連夜返回連隊。過河時,他不慎從馬上跌落,被無情的河水奪走年僅19歲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