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駐馬尼拉大使表示,加拿大和菲律賓之間的一項關鍵國防協議正在進行最後階段的談判,該協議將允許兩國軍隊舉行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同時,這位大使對中國在該地區的“挑釁和非法行動”表示擔憂。 加拿大一直在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承諾協助促進法治、擴大貿易和投資。 這與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領導下擴大與友好國家的國防關係,加強其外部防禦的努力互相吻合 ...
負責監督邊境事務和難民營官員的泰國議會委員會主席對美國之音說,美國暫停接收難民,導緻美國去年與泰國達成的接收數千個緬甸家庭的安置協議被終止。
在英國高官開綠燈下,中國在倫敦興建新的巨型大使館計劃很有可能會獲通過。身處英國的香港倡議者正在盡最後努力,於星期六(2月8日)下午組織了一次大型示威,有大約有3,000人參與示威,示威者不止爆滿選址前皇家鑄幣廠前的空地,更因為人數太多而慢慢擠出馬路, ...
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主席、屬於執政工黨的國會議員麥道國(Blair McDougall)說,示威者需要向北京顯示他們會站起來抗爭。他說:“我們要有勇氣對中國,如果你想在這裡有一個大使館,你需要關閉新疆的(強迫勞動)營。如果你想規劃通過,就需要釋放你從香港人存款偷取的億萬元。如果你想這國家對你開放,你需要打開黎智英的監房並釋放他。” ...
英國保守黨影子司法大臣鄭偉祺(Robert Jenrick,又譯詹里克)說,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
英國保守黨影子保安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又譯圖根達特)說,中共在新大使館選址內發生的事情都不會有利於英國國家利益。他說:“我們知道當中共關一扇門,裏面關住的唯一的東西正正就是人們的自由。” ...
“香港民主委員會”高級國際倡議幹事劉珈汶對美國之音說,這次示威是她在英國見過最大型的反共示威,亦有本地英國人參與。她說:“他們除了是居民外,也有一些關注中國議題,現在政府與中國的關係是怎樣。所以其實今次除了集會是反對這個超級大使館,已經上升到去一個不是只關心中國議題的人的層面。” ...
2月8日有大約三千名示威者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Old Royal Mint)外示威,抗議英國當局有可能批准中國政府申請在倫敦市內的塔村區(London Borough of Tower ...
隨著無人機在物流、外送、空中計程車等領域的應用在深圳等中國城市逐步落地,中國近年大力推進的 “低空經濟” ...
沙姆斯丁稱,在1997年2月5日的那一天,許多抗議者被中國武裝部隊殺害。當時,伊犁市的維吾爾人舉行了一場和平抗議,但遭到中國政府的暴力鎮壓。隨後,在政府的持續鎮壓中,她的弟弟薩迪爾丁(Sadirdin)和侄子海麥特·穆罕默德(Hemmat ...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星期六(2月8日)表示,經濟部計劃派遣該部次長和國際貿易署副署長等官員前往華盛頓,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可能對台灣加工生產的半導體芯片加徵關稅一事與美方官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週五(2月7日)在白宮與來訪的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舉行了兩人之間的首次面對面峰會。石破茂承諾要將日本對美投資額增加到一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