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之恶”英文为The Banality of Evil,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平庸之恶”究竟是什么意思? 简而言之,在阿伦特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 一种新型的罪恶,它不是从自身的邪恶动机出发的,而是因为放弃了思考、丧失了思考能力而作恶,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 。
2022年3月3日 · 在20世纪,有一位女性政治哲学家,针对纳粹大屠杀这个主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她就是1933年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的汉娜·阿伦特。她创造了一个概念叫 “平庸之恶”,流传很广。但平庸之恶这个词,被谈论得很多,理解得却很浅,很多时候其实是被误解了。
很多人都听说过“平庸之恶”,但你可能不太知道,阿伦特还用过另外一个词来描述纳粹的暴行,听上去和“平庸之恶”完全相反,这个词就是“极端之恶”。阿伦特为什么会用两个完全相反的词来描述同一件事呢?
2023年10月21日 · 阿伦特认为,纳粹犯下的罪恶不是出于恶魔式的邪恶,而是“平庸之恶”。这种罪恶的实质是什么呢?平庸之恶并非出于人性的自私、贪婪、恐惧、复仇欲望或者施虐欲望,而是一种对于人的否定。
2013年6月14日 · 她提出“平庸的恶”,思考的是一个政治伦理问题,指向的是人类的心灵,即在一个极权体制下,人如何才不至于丧失良知。 这就为“平庸的恶”划出了一圈边界。一旦逾越这个边界,就可能是对阿伦特的误读,从而造成对这一概念的误用或滥用。
2018年2月5日 · 据此,汉娜·阿伦特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恶”概念。阿伦特以艾希曼的行为方式来阐释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平庸的恶”,这种恶是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恶是平庸的,因为你我常人,都可能堕入其中。
2023年2月28日 · 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由20世纪最伟大哲学家的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提出:这种恶,是不思考。
平庸之恶的概念,是由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来的。 1961年4月11日,以色列政府对艾希曼的审判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一直持续到5月31日,艾希曼最终被判处绞刑。
2016年6月24日 · “平庸之恶”英文为Evil of banality,作为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判断权利放弃的恶。平庸之恶的概念,是由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来的。